生活上奢靡腐化,工作上做足表面文章的罗应光,盲目铺摊子、上项目、搞“形象工程”。政绩观严重扭曲的他,还善于弄虚作假,打着学习外地经验的旗号,大搞视频开工,结果好多项目开工后就停工了。
相较于王力、步阳等大型企业,许多中小企业招聘情况则不如人意。春节后,一家户外箱包制品企业的行政部经理袁永华就泡在了工厂附近的劳务市场里招人。他的工厂需要招40名装配工、30名组架工,以及冲床工、包装工、清洁工等数十名一线员工。这些装配工每天工作八九个小时,薪水完全按计件制,每月薪水多在5000~8000元之间。袁永华的工厂里,目前还有至少20%的人员缺口,尤为缺乏的是25岁以下的年轻人。
在很多从业者看来,幼儿园从扩张到萎缩,就发生在短短五年之内。2017年5月是学前教育行业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为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颁布了“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2017~2020),首次提出:到2020年,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要达到80%左右。一年后,2018年11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再次强化了第三期学前教育计划的80%目标,并且进一步要求“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偏低的省份,逐步提高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到2020年全国原则上达到50%”。《3d近200期走势图带连线 综合》 多位幼儿园园长指出,未来,幼儿园的大盘可能进一步分化,公办和民办的角色和定位会更加明确,公办“托底”,民办提供差异化服务,现在“卡在中间”的普惠性民办园会逐渐向两头演变。
柳倩指出,从新加坡等国的经验来看,如果幼儿园招生“向下延伸”做得比较好,中国未来不一定会出现大面积的幼儿园关停潮。需要强调的是,这个延伸,不仅是延伸到0~3岁,更重要是服务的延伸,比如延长孩子在园时间,接送时间和家长的工作无缝衔接,这些跟进措施如果做得好,家长的不同需求都能得到满足,幼儿园就还有很大的生存空间。
“所以我觉得幼儿园未来不会在短期内大面积地坍塌,而是会渐进式萎缩。”王海英分析。她认为,未来幼儿园为了生存,办托班现象一定会非常普遍。在南京,目前很多普惠性民办园都在不断拓展托班,从一个班、两个班到三个班。随着3~6岁生源的不断减少,多出来的班额可能会先让给2~3岁,最终过渡到0~3岁,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到最后,普惠性民办园可能慢慢全转向0~3岁,公办园仍以3~6岁为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