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提示,提醒广大家长及未成年消费者,理性看待医美需求。其中提到,未成年人就诊时应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谨遵医嘱,如实填报年龄,并且遵照主诊医师从身体健康、正常发育角度给出的专业评估和合理建议。同时,家长及未成年消费者应在术前详细查看诊疗方案、合同内容及收费明细,并结合自身客观需求及身体发育情况与主诊医师详细沟通,全面知悉所做项目的各项内容以及风险性与禁忌症。对于某些不正规的医疗机构利用“平价医美”“1元医美体验”等营销噱头招揽未成年消费者“入局”,推销各类项目及产品,并诱导其使用贷款平台借款或分期付款,消费者不要盲目听信此类医疗机构的话术,务必客观、理性做出抉择。
2011年,某军工科研院网络管理员陈伟“偶遇”了一名自称彼得的外国人,在高额报酬的诱惑下,开始向对方提供情报信息。期间陈伟也曾心生退意,但彼得却以此前提供的情报为把柄对其进行恐吓要挟。被抓获时,陈伟已向对方泄露5000多份内部文件。
除了容貌焦虑外,未成年人还面临着新式营销的冲击。各色医美App将广告营销内容和素人整形案例混在一起,在首屏展示,配合免费的“模拟双眼皮”“AI测肤质”等技术型测试项目,以及大量“新人特惠”“错过等一年”等销售手段,吸引年轻人的眼球。此外,部分广告以个人分享的形式出现在各大社交平台上,一些平台甚至成为虚假信息的重灾区。真真假假之间,未成年人很难辨别。《皇冠新体育app下载》 目前,我国法律法规对青少年开展医疗美容作出了相关规定,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的《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第二十条指出“未经监护人同意,不得为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实施医疗美容项目”。地方性条例也包含了类似规定,2014年广州市发布《广州市未成年人保护规定》,首先提出未成年人医美须经其法定监护人同意;2022年《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修订草案)》均明文规定,要求未经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同意,任何机构都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医疗美容服务,并制定了相应的处罚规定。
听说LPR再次下降的利好消息,福建省德化友盛陶瓷公司总经理颜旭东颇为高兴:“我们刚刚从日本接下一批日用陶瓷新订单,如果能获得成本更低的资金,有助于我们进一步降低财务成本,及时采买原材料投入生产。”
利率是宏观经济的重要变量。专家认为,三个月内两度降息,释放出加大逆周期调节和稳定市场预期的政策信号。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本次1年期LPR下降将引导企业和居民融资成本持续下行,进而提振消费和投资动能,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积蓄力量。/p>